無影燈兆豐光電分享:
作為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渝雙城經濟圈以其區位、人口、醫療市場、科創資源等優勢,為區域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成渝地區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設備科創資源豐富;
公司主體
近幾年來,成渝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已初具規模,聚集了20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據統計,到2020年12月底,重慶市和成都市的醫療器械企業已達1387家、970家,綿陽、德陽、資陽、瀘州、內江、眉山等地已有數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入駐。
商品登記備案
成渝地區醫療器械注冊備案產品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和重慶市,主要集中在第一、二類醫療器械產品。有關資料顯示,到2020年12月底,成都市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備案數量達到2560個。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1128個,占44.06%;第二類1175個,占45.9%;第三類257個,占10.04%。重慶醫療器械注冊登記量達2253件。在這些項目中,醫療器械第一類產品858個,占38.08%;第二類產品1316個,占58.41%;第三類產品79個,占3.51%。
創造力。
近幾年來,成渝地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企業集聚,創新產品研發取得明顯進展。在創新企業方面,到2019年底,成渝地區聚集醫療器械創新企業達128家,高新技術企業6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家,創業板1家,新三板9家。
從創新產品來看,成渝地區的醫療器械優先審批和專項審批產品主要集中在成都和重慶。據有關統計,到2020年12月底,重慶市共有123個產品進入特審通道,其中3個產品進入特審通道,成都市1個產品進入特審通道,8個產品進入特審通道。
分割區域分布。
成渝地區醫療器械上市品種主要集中于體外診斷試劑、輸液、護理、防護器械等。其中,成都市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體外診斷試劑、輸液設備、護理防護設備、口腔科設備;重慶市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體外診斷試劑、
注輸、護理和保護設備,矯形、口腔及理療設備等領域;資陽市以口腔科醫療設備為主;眉山、德陽以注輸、護理和保護設備為主;綿陽市以體外診斷試劑和口腔科設備為主;內江市以醫用成像設備為主。
醫學科學研究資源
成渝地區有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源,聚集了大量的高校、醫院、檢測機構和科研平臺。
三甲醫院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成渝地區三甲醫院聚集成百上千家,其中以成都市和重慶市最多。到2020年,成都市現有三甲醫院40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等,重慶市有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39家。
在科創平臺上,科技研發是一個強大的力量。在臨床試驗方面,成渝地區已有50多家具有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資格的機構(GCP中心),其中成都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重慶市有西南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檢查和測試方面,設有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和重慶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機構;公司擁有四川大學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等一批知名的醫療器械研發機構。
就醫療器械業務外包而言,成渝地區的醫療器械業務外包近幾年有待發展。成渝地區現有的醫療器械CRO、CMO/CDMO企業不多,僅成都就有1家醫療器械CRO企業。
在人才資源方面,成渝地區擁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一批高校,為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工業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近幾年來,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南航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區、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成都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園區,目前已形成了以成都溫江國際醫學城、四川新津工業園、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為代表的產業園區。
以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慶麻柳沿江開發區、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的重慶市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形成了重慶合川工業園、兩江工業園等具有代表性的園區。
另外,資陽市還建立了以中國牙谷科創園為代表的醫療器械產業園區。
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
近幾年來,成渝地區在醫療器械方面出臺了多種相關政策,為本地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9年4月發布了《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醫療器械走智能化、集成化的道路”,并于同年6月發布了《關于促進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材料和醫療器械研發制造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近年來,資陽市先后出臺了《資陽市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資陽市實施“產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口腔裝備材料基地”,支撐了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的發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成渝地區還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以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全面支持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雖然成渝地區醫療器械產業基礎較好,但總體上仍存在企業規模較小,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研發轉化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個城市群存在較大差距。
成渝地區要抓住"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機遇,學習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區位、人口、醫療市場需求和科創資源的優勢,加強頂層設計,走區域合作和差異化發展的路子,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西部乃至全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示范區。
免責聲明:本站部份內容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